Chrome CSS Drop Down Menu  
 
 
 
 
 [宝林寺]    [回朝壁]
 [天池灵龟]   [观音堂]
 [天坛宝鼎]   [石牌楼]
 [五台佛道]   [山门]
 [钟鼓楼]    [天王殿]
 [斋堂]     [九龙壁]
 [大雄宝殿]   [罗汉堂]
 
      宝林寺掠影
 
   
[ 观音堂 ]
 


 
 
 

    宝林寺初名“柳波庵”,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殇帝光天一年(公元942年),宋代以前一直是供奉观音为主。
    现在的宝林寺是1996年选址顺德大良太平山西麓易地重建的(原址位于现在大良青少年宫),在宝林寺筹建之初,也是因缘际会,得热心人仕念宝林寺之缘起,捐赠纯金观音一尊(高1.68米)。因此,宝林寺建筑总体规划共为两期,下院观音堂是第二期工程。
    宝林寺观音堂背山临水,湖光捐翠,占地一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二千三百一十平方米,是仿明清建筑,与宝林寺一脉相承,遥相呼应。
    观音菩萨又名“观自在菩萨”,在过去无量劫中已成佛,即“正法明如来”,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示现菩萨身,在人潮音中,常以大悲心观照世间,寻声救苦。
    殿前的一片紫竹林,弥足珍贵。相传观音菩萨所居的普陀洛伽山潮音洞前,也有一片紫竹林,观音菩萨常于紫竹林中讲经说法。此外,四合回廊中有“二十四孝”石雕故事,每一个故事都至情至性,感人肺腑,是我中华民族孝义的经典篇章,而“观音三十二应身”石雕,出自《普门品》,石雕生动地再现了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现,为了救渡不同的生命,观音菩萨化现无数不同的形象。
    殿内祥光笼罩,瑞气遮迎。正中的观音菩萨真身,理圆四德,智满金身,善财、龙女紧随左右,正是“净瓶甘露年年盛,斜插垂柳岁岁青”,春风化雨,洒透人间。两旁的“观音十八相”,随缘应化,倒驾慈航。
    观音堂布局紧凑,雅致朴素,着意点缀的垂杨柳,菩提树皆与我佛有缘,您呢?
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闭
 
 
太平胜景     |     线路图    |     联系我们     |     管理登陆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粤(2023)0000055